開放時間 | 週二至週日早上9點至下午5點(每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 | 新竹市美術館(新竹市東區中央路116號)
策展人 | 黃至理
展覽執行 | 蘇郁雯
藝術家 | 王煜松、石孟鑫、何彥諺、鹽池、林仕杰、陽春麵研究舍、蕭其珩
主辦單位 | 新竹市政府
承辦單位 | 新竹市文化局
關於《花圈》
經過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有許多學校或是重要的行政機關建物,都來自當時的建築風格,這類的建物也依然存在於生活的景觀當中,漸變成時間積累下的記憶,乘載著時代的重量。而每當仔細觀察建築的工法或裝飾細節,總覺得和當代社會有種脫節的感受,經過時間的沖刷,當時建造的精神和建物的氛維並沒有強烈直接的影響今天大部分的生活空間,對藝術家來說,它們像是城市中具象化的幽靈,散落在日常,悄悄的提醒大家,「我們還在這裡」。
藝術家將大門上方的浮雕抓取出來,由依附牆面的浮雕轉化成,三圍的立體雕塑,材質從厚重的水泥,轉變為半透明的材質,散落在展場角落,透過不同材質的特性,回應觀察後的感受。
石孟鑫
《花圈》, 2024, 石蠟,水晶膠, 尺寸依場地而定
關於展覽
本展從反思當代的週末生活出發,進而探討週末在時間層面的特殊性、以及它所展開的時間政治問題,將週末視為現代人重新回到自身的最佳路徑。展覽展出七組藝術家/團隊、共十三件作品,涵蓋了繪畫、雕塑、實驗電影、裝置與現地製作等藝術形式。一樓展區以新竹濱海地區的場景為主,捕捉著沿海一帶輕鬆的假日生活感受。二樓展區關注城市中那些不起眼的、鮮少被意識到的事物,藝術家以裝置、影像與聲音等方式轉換事物的感知尺度,建立起事物與宏觀宇宙的內在聯繫,使我們看見人與物交織出那複雜多樣地生命樣態。
以王煜松的〈潮汐的網〉作為起頭,鋪陳出一條從自然的時間走向物的時間的觀看路徑。在美術館通透的空間特性下,日光在不同時刻的照射帶來更豐富的觀看體驗,亦呼應著每件作品中的時間性。隨著夜幕低垂,陽春麵研究舍(陳姿尹☓莊向峰)的〈來自竹科的月光〉點亮了已經休館的美術館,讓科學園區夜晚的景象在美術館中展現。本展期盼藉由不同作品帶出的多重時間概念,使觀眾關注生活與時間的關係,喚起人們對自己時間的關注。
攝影: 林哲宇 Cheyu Lin
更多展覽資訊 :
https://hsinchucitymuseum.hccg.gov.tw/home/zh-tw/exhibition/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