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
雲淡風輕 2024年個展於杭州明月樓
6/15/2024 -7/28/2024
蔣勳
雲淡風輕

06.15,2024 – 07.28,2024

展覽時間:二零二四年六月十五日 至 七月二十八日
展覽地點:西湖明月樓(杭州市西湖區北山路84號西湖山莊4號樓)

 

2024年6月端午過後,蔣勳將於杭州西湖畔明月樓舉辦他於大陸的第二次畫展「雲淡風輕」。 展覽呼應西湖的水氣,以數件長卷水墨作品展開,搭配近年來生活中時刻創作出的小品與布面創作,有荒山上燦爛無盡的梅花,色靜深松裡的風聲,水流心不競的山村人家,走過無數次的太魯閣峽谷,池上的雲山,相對看的貓,夏日盛開的荷花,水中的山的倒影,向倪瓚致敬的無人的片刻,對佛經抄寫的一次次領悟。也有以自己年少時的句子,「我還有淚,一點一滴要還給江山」,寫成的輕巧的書法。

彷彿時間的軌跡也飄盪其中。此次展覽將一同帶來數件橫跨三十年間的作品,那質樸如民間藝術造型的古樹梅枝,題做「夢中繁花」。還有一件1985年臺靜農先生為蔣勳首本散文集封面題寫的四字:萍水相逢。

1934年建成的明月樓,最初叫做「姚莊」,為一民國時期風格的別墅,今年剛度過它九十年的風華。因為此次的展覽,七十七歲的蔣勳來到西湖,那些記憶裡流傳的故事,或者對天地間的關懷,一一從容入畫,一筆一墨,都流向雲淡風輕。

 


 

展覽前言
西湖,我來過……
蔣勳

西湖,我來過。
有一年的舊曆除夕,和幾位朋友,約好不帶相機,用自己真實的視覺遊走西湖。
我們習慣了從相機鏡頭看風景,大約3×2的比例,也就是一直被限制在一個接近方形的框裡看風景。
傳統東方的風景畫叫「山水」,山高水長,如何用一個人類自我意識的「框」限制住?
學習西方,我們把那個「框」叫「黃金比例」。 有多麼長久,我們的視覺被封鎖在狹窄的「框」裡,不再能海闊天空。
空中飄著小雪,除夕傍晚,湖面上沒有其他的船。
因為沒有相機,視覺自由了,可以隨水流飄蕩,看山看水,一帶長長的蘇堤,一帶長長的白堤,在相機裡很難完整看到線的延續。白堤、蘇堤是線,三罈印月,水面上三個小小的點。
視覺可以被解放,在西湖,讀懂了南宋夏圭的「溪山清遠」,「清」「遠」都是墨色,是「水」的渲染,不是「油」的堆疊。
在西湖,視覺解放了,懂得了東方「立軸」的上下移動視點,「長卷」必須像電影一樣瀏覽,都不願意受「框」的限制。
西方的單點透視獨霸五百年,到塞尚才被質疑。
東方的「長卷」主要是在南宋發展,西湖恰恰是長卷誕生的心靈之鄉。
我來過西湖,在春天看蘇堤春曉花開爛漫,聽柳浪聞鶯喧嘩。夏天,麴院風荷,風裡帶著荷葉荷花的濃郁嗅覺,秋天體認平湖秋月、三罈印月的水光迷離,冬天遠遠看斷橋殘雪,白白一條長線裡不連接的「斷」像一句偈「一切如夢幻泡影」。
西湖最後的領悟也許是「空」,是山水畫裡不著一筆一墨的留出的空白吧⋯⋯
所以,每次來西湖,最後總是要去虎跑寺拜一拜弘一大師,拜一拜他的塔身。拜一拜他斷食的破床破席,一件補了又補的僧衣。
想起他最後說的「悲欣交集」,知道西湖我來過,還會來,在北山路的明月樓等待風,也等待月光。

此次展覽由「蔣勳文化基金會」、喜馬拉雅無用學」、「谷公館」、「藝文力」聯合主辦。
由「開拍CUPPAR」與「明月樓」協辦。
展覽將同時搭配蔣勳公眾演講:《西湖,我來過:千年的文化傳承》

 

畫展
蔣勳|雲淡風輕
2024年杭州個展
展覽時間:二零二四年六月十五日 至 七月二十八日
展覽地點:西湖明月樓(杭州市西湖區北山路84號西湖山莊4號樓)

 

講座
宣講主題:《西湖,我來過:千年的文化傳承》
宣講時間:六月十五日下午14點30分
宣講會地址:浙江音樂學院 杭州市西湖區音樂學院1號大樓A棟

Picture of the artwork
© 2024 MICHAEL KU GALLE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