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廠的廠長說,他曾為動物園做過廢棄物管理,成堆的動物排遺中會長出東西,放養,長成後又可拿回去餵動物。
廠長叮嚀千萬不要拿來吃。
其實我也是會怕的——偶然看了一部歐美紀錄片,影片中主持人指著倉庫前一堆黑色土堆上冒出的小綠苗,對著鏡頭問:你們知道這些是什麼嗎?他們是番茄,為什麼這裡會有番茄?是因為人們吃番茄,番茄種子通過消化道、下水道與污水處理系統後而在此落腳發芽——想起藝術家朋友向我展示他拿殺蟲劑噴工作室後巷下水道後一百隻蟑螂湧出的影片。也聽過 Podcast 訪談下水道工作者的經驗,所面臨的黑暗、幽閉恐懼,與棲居此地生物直面的各種遭遇。
我對於那條看不見的旅程感到好奇,並認為污泥餅(經過各種淨化處理後、脫水的污泥團塊)會是一個極佳的比喻物,象徵那些被拋棄的、不被渴望的、穿越黑暗而後死而復生的。通過一連串的聯繫與協調後,我們終於挖到了污泥,在處理、晾乾、等待進窯燒製之前驚喜的發現了一株翠綠纖柔的小苗冒出⋯⋯我小心翼翼移出細心呵護,希望他真的長成一株番茄(可能還是不敢吃)。— 羅智信
《番茄種子通過身體發芽》是羅智信繼2021年《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後的最新系列創作計畫,展覽呈現羅智信近期的雕塑作品與其擅長的大型場域裝置。其中,一個抽象的污水系統甬道佔據了畫廊的大部分空間,其內壁覆以來自污水處理廠的「污泥餅」——經燒製、研磨後轉化而成的塗料,創造出強烈的體感壓力與空間錯置的感受。雕塑新作《Selfing》以植物常見的繁殖策略「自交」為題,呼應作品中性別定義與認同的流動性與可變性。浮雕作品則取樣物件與人體的孔洞、凹陷與腔室,從這些具功能性的形體出發,同時探索表層與其下潛藏的動能與張力。
藝術家如同魔術師或煉金術士般行動。透過篩選採集、材料學與化學、窯燒、參數式結構設計、翻模與鑄造、萃取茄紅素、塗抹與彩繪等工序,羅智信以跨學科方式實踐與實驗,執著於與材料對話、回應的過程——從混沌中理出秩序,並自陰翳之中汲取養分。
延續《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對現實世界裡空間的想像:以一個偏斜的夜場空間為背景,在縝密編排且流動的場景中,物質的感知、接受、交換與轉化悄然發生。此次《番茄種子通過身體發芽》,羅智信將視野推進至更為隱匿、通常不可見的物質旅程。他透過入口與出口(其功能可變),呈現一種物質在排除與再利用之間循環往返的狀態。透過物質,藝術家描述人類本能性的行為:進食、消化、攝取營養、排泄、性慾、繁衍、恐懼、保持樂觀、享樂甚至縱慾、進步、消除障礙、戰鬥、征服、合一的願望、恍然大悟、自我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