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俞平
1986年生於臺灣南投,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領域研究所畢業。作品多以繪畫、錄像、裝置與行為等複合形式,表達自身的生命經驗與大歷史之間一種缺憾或匱乏的關係,如個人記憶與冷戰以及自身處境等問題,以「缺」顯化既定的歷史難題,以創傷與缺憾支撐繁花般的隱喻為其創作特質,試圖把「存有」的概念推往現實與在地的修正,尋思出一種主體的敘事。郭俞平的藝術實踐展開了雙重路徑。以理性批判、對現代化進程與政治議題的關注,其創作將個人生命經驗和行動,對應連結到時代歷史、集體記憶等的框架上。另一方面,她也有不同的作品系列以活潑流暢的視覺語言去傳達個人內心世界的圖像,包含了怪誕奇幻的想像和更多直覺性的感性表述。近日個展包括:TKG+《昨日有多真實》(2019)、谷公館《小黑書》(2017)。郭俞平曾入圍2018和2015兩屆台北獎,並曾參展2018年台灣雙年展、2016年台北雙年展。

作品

香草藥

水果蔬菜泥

蘋果酒

自由的乳頭

局部放晴

更混沌更濃烈

起風

絲絨抽屜

夢

閃電

少女與蛇

月事

陰涼而濕潤的夜晚

無頂之屋

餘香

漫遊者

死水微瀾

興高采烈的亡命之徒

麗莎

酸 甜 苦 辣

捲繞且盤纏

撫摸

心神

更隱秘的貯存

幻肢樹

輪

她的臉是個轉動的輪子,停不下來

卵

放火

一個人的夜晚

無題

當正午的惡魔來敲門

荼蘼花開

在墳上跳舞的女人

狂詹

偉大的痘痘

圍火

踏火

熱風

滿分女孩

仙子

中山高

中山高

中山高-深夜

延遲與凹洞

延遲與凹洞

延遲與凹洞

延遲與凹洞

延遲與凹洞

延遲與凹洞

禮物

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