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俞平
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

日期:2018. 9. 22 – 2019. 02. 1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廣場、E亭、大廳、103-107展覽室、201-202展覽室、忠信市場、黑白切
策展人 : 龔卓軍、周郁齡
參展藝術家 : 王惟正、另一種影像記事、吳其錚、吳梓安、吳耀忠、李俊陽、身體氣象館、拉黑子.達立夫、東海岸佑、林玉婷、林柏樑、林純用、高俊宏、張立人、張恩滿+楊文山(古樂樂.巴拉撒邵)、張紋瑄、張照堂、莊靈、郭俞平、陳云、陳宣誠+林彥伶、陳瀅如、陳耀圻、喬治.克拉克、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澎葉生+蔡宛璇、鄭婷、蘇予昕、蘇育賢、蘇新田、蘇匯宇。

 

「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將於107年9月22日至108年2月10日於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由客座策展人龔卓軍與國美館助理研究員周郁齡擔任策展人,以「野根莖」為命題延伸出「野山海」、「野史野影」、「野身體」、「野星叢」、「野家屋」等根莖系,同時以視覺藝術、電影、劇場、生活聚落、講座、工作坊等多種展演方式呈現,以事件發動與跨領域嘗試,呈現「野根莖」有機蔓生的場域精神。

「台灣美術雙年展」由2008年的「家」,歷經2010到2014年的「台灣報到」與2016年「一座島嶼的可能性」,對於社會、文化、歷史、群族、環境變遷下的臺灣當代藝術,不斷在「臺灣」的文化、族群與認同脈絡之間,進行當代藝術的分類、辯證與界定,「野根莖」試圖把臺灣當代藝術與身份認同的展覽政治加以區隔,把「臺灣當代藝術」這個難以界定的語彙,試著從它過往殖民與移民歷史中,從積極追求「國家」與「民族」根源的民族主義精神糾結中,鬆脫開來,展開「什麼是臺灣?」的重新發明。因此,「野根莖」以植物蔓生連結為形構的方法,試圖探索藝術社群的組織方式、藝術事件非線性的生成、以及野歷史的星叢匯聚。上述的三個面向相應相生,將藝術社群組織的方式當作重要的歷史動力,並探索它觸發的事件、生活模式、概念以及社群精神(ethos of community)。跟隨著藝術的間隙蔓生,「野根莖」亦試圖回應並轉移藝術史的典範,朝向「野」史探尋,這樣史的野性除了試圖連結幽微岐異的史的邊境之外,也望向對大部分主流漢人文化來說陌生的原民藝術創作以及20與21世紀創傷歷史。

以「野根莖」為命題,本次展覽延伸的根莖系包括,「野山海」勾勒自然史與原住民創傷場域,透過吉丁蟲計畫、二十世紀初大豹社踏查、二十一世紀初期都蘭意識部落、東海岸踏查和海洋意識,呈現以自然環境史為基礎的當代藝術場景。「野史野影」以60年代《劇場》雜誌(1965-1966),與圍繞這本同人雜誌的人際社群形成的內在精神圖誌為探討的節點,連結關於影像、內在精神、田野途徑的關係繪製。「野身體」以1987年圃解嚴後發生的「拾月」一群年輕劇場工作者在荒廢場址,自發開展關於身體、蒙太奇觀念、政治隱喻等在野行動為起點,連結90年代後在傳統民藝、小劇場、地下音樂場景等不分畛域的實踐。「野星叢」以物質陳列和連結形成的理念為方法,作品內部異質的元素連結成如星宿反射著個體與宇宙間超距聯繫、「野家屋」以家為單位,向內呈現個人瘋狂的精神質地,向外探索搖搖欲墜的主體認同,與歇斯底里的未來想像。

「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以「野根莖」為命題,試圖探索藝術社群組織方式、藝術事件的生成與野歷史的星叢匯聚,共計32位(組)參展藝術家,名單如下:
王惟正、另一種影像記事、吳其錚、吳梓安、吳耀忠、李俊陽、李俊賢、身體氣象館、拉黑子.達立夫、東海岸佑、林玉婷、林柏樑、林純用、高俊宏、張立人、張恩滿+楊文山(古樂樂.巴拉撒邵)、張紋瑄、張照堂、莊靈、郭俞平、陳云、陳宣誠+林彥伶、陳瀅如、陳耀圻、喬治.克拉克、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澎葉生+蔡宛璇、鄭婷、蘇予昕、蘇育賢、蘇新田、蘇匯宇。

更多相關訊息,請洽國立台灣美術館官方網站
https://www.ntmof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