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信
參加上海天線空間《米修米修收到信號了嗎?》

展覽時間: 2023.9.16 – 10.25
展覽地點: 天線空間 AntennaSpace (上海市莫干山路 50 號 17 號樓 202 室)
策展人: 岳鴻飛(Robin Peckham)

參展藝術家: Korakrit Arunanondchai/Dora Budor/ 陳昭宏(Hilo Chen)/ 程心怡/ 崔潔/ Simon Denny/ Daniel Dewar & Gregory Gicquel/ Buck Ellison/ Carolyn Forrester/ Owen Fu/Sayre Gomez/ 關小/ 韓冰/ Tishan Hsu(徐梯善)/ Frieda Toranzo Jaeger/ Allison Katz/ KAYA (Kerstin Brätsch & Debo Eilers)/ Matthew Lutz Kinoy/ Josh Kline/ Stanislava Kovalcikova/ 劉慧德(Heidi Lau)/ 李明/ 李泳翔/ 劉窗/ 羅智信(Jr-Shin Luo)/ Nancy Lupo/ 麥志雄/ Helen Marten/Alexandra Noel/ 彭祖強/ Tara Walters/王伊芙苓韜程(Evelyn Taocheng Wang)/ 謝南星/ Joseph Yaeger/ 尉洪磊/ 于彭/ 趙剛/ 周思維 (Alphabetically)


過去十年來,天線空間扮演著全球藝術世界中的節點,並正如其名地向中國發送著引人注目的信號。專案的起點很簡單,從天線空間代理和合作過的藝術家開始邀請,並逐步延展至更為廣泛的藝術家群體,他們的藝術實踐在對話和互動中碰撞出有趣的火花。在我看來,天線空間的專案以年輕態和觀念性而聞名,也涉及繪畫、表演、身體性及技術性的探索。在圍繞著天線流轉的藝術大家族中,我可以捕捉到幾組關鍵的主題: 復古未來主義、編碼式的繪畫、象徵性的體現。 我將此次展覽依照特定的感性主題劃分出八個章節,從而與上述寬泛的主題進行交涉,意在提供一個框架引發對話。

英文副標題中“有沒有人在,能幫個忙嗎?”(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重提平克•佛洛德(Pink Floyd)1979年的搖滾樂《迷牆》(“The Wall”)中的名句,這首單曲描繪主角正在關閉自我,只徒勞地發出聽不懂的求救信號。中文副標題則取自2009年台劇《下一站,幸福》中的臺詞:“米修米修,你收到信號了嗎?”。劇中的單親媽媽告訴兒子,他的父親是生活在遙遠星球上的外星人。因此,當男孩試圖聯繫爸爸(同樣徒勞無功),他們的暗號就是“米修米修”——“想你,想你”。

正如我們從電影中理解的那樣,“事件視界”指的是黑洞中心,所有事物,就連光都無法逃離——一個無法折返的原點。我所瞭解到的是:在引力場中,所有物件之於不同觀看者,都有一個視界,一個無形的邊界,超過這個界限,無論發生什麼,作為觀察者都無法再感知到。在無限遠的理論點上,超越宇宙中的地平線,在我們不斷膨脹的宇宙中,現在發送向我們的信號將永遠不會抵達。即便我們能夠無限延伸我們的天線,我們賴以對抗不可能的唯一辦法,正是我們的願力。

總而言之,展覽圍繞著天線、衛星、探測器這些從科學幻想時代發送至未來、現在卻已然成為我們的過往的東西,將一群風格迥異、非凡獨特的藝術家聚到一起,在儘管有些許隨意的視覺線索上鋪陳展開。此次展覽並不是嚴肅的科幻分析,而是一場羅曼史、一個關於愛與失落的故事、一段哀傷的自然史, 是一次對接通不同時空的異想天開的沉思。 我感興趣的是如何與這位內心受傷的小男孩共情——他頭上頂著兩根星形天線,向著天空呼喚失落的親情。我是用這樣的心情來借用“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這樣的天文學術語的。

 

作者:岳鴻飛(Robin Peckham) / 翻譯:陳璽安 / 編校:成希月